记者18日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获悉,青海油田积极推进红工衣与白大褂双向合作交流,通过红工衣与白大褂联姻,让技术难题从现场走进实验室,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现场,实现研发与应用无缝对接,科技与生产深度融合。
据统计,自实施红工衣与白大褂合作机制以来,青海油田已累计解决现场生产难题34个,完成科研项目12项,投入产出比1:4,成果转化率70%,科技创效3000余万元。
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也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四省区重要产油,供气基地。
青海油田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青海油田围绕校正研发方向,促进成果转化,解决生产难题,打造实战团队四个目的,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技术管理模式,并把准脉搏,量身定做,使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技能和技术专家合作立项准确率达100%白大褂深入一线推广新成果及参与产品中试,生产服务现场达到132人次,红工衣带着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及参与成果推广44人次,最终实现红工衣与白大褂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同时,红工衣和白大褂共同提出立项申请,红工衣结合技术难题及施工实际,白大褂结合市场需求及行业前沿,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红工衣擅长现场运用,参与科技研发,身份随即转换为白大褂,白大褂擅长研究原理,深入生产一线,身份及时转换为红工衣,通过互相转换,将问题及成果经过反复验证,回炉升级,最终达到成果超完善
‘红工衣’和‘白大褂’合作立项的‘低压气井智能泡排工艺技术优化及现场应用’‘多井式一体化智能消泡撬’等项目,实现了气田程序化,精准化消泡,解决了涩北气田现有泡排工艺制约气田提质增效,单泵多井偏流,针对黄原胶冲砂液体系难降解,地层易漏失,利旧材质焊接反复开裂等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了成果效益最大化青海油田相关负责人说,此外,针对柴达木盆地复杂的地质构造对探勘工作的技术需求,还首次采取技术和技能专家联合攻关模式,有力保障了狮303井和昆101井两口重点探井连续取得突破,喜获工业油气流的成果,坚定了在英中地区实施稀井高产的勘探思路,夯实了盆地腹部构造带深层超深层找气的信心
青海油田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油田作为地处边远的高原油气田企业,积极面对生才和聚才的劣势,进一步健全完善理才和用才机制,为高原千万吨油气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