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糖酒品牌网 > 洋酒

聚会时该喝洋酒还是白酒?

发布时间:01月14日 10:51 内容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白起   阅读量:14306   会员投稿

走过了炎热的夏季和飒爽的秋,我们终于要迎来凌冽的冬了。就笔者所在的北方而言,路边摊的数量肉眼可见的在减少,往常夜幕中扎在路边摊灌扎啤的三三两两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大家更喜欢把聚餐地点定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店,白酒也在很大范围内开始取代扎啤。如果说夏天扎路边摊灌扎啤喝的是一个爽,那么冬季里猫火锅店嘬白酒则是一种气氛。同样享受,两种感觉。

有关酒的话题,可能说上几天几夜也不一定说的完,未必能说尽兴。简单来说,从生产工艺来说,分为蒸馏酒和发酵酒,酿造酒是在发酵后稍加处理即可饮用的低度酒,如葡萄酒、啤酒、黄酒、青酒等,出现较早。蒸馏酒是在发酵结束再经蒸馏而得的高度饮料酒,主要有白酒、白兰地、威士忌和伏特加等,出现较晚。

各类酒均有不少的受众,各类型酒的口味也是困人而异,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是全球第二爱喝酒的国家,全国有超过3亿的人口都有过饮酒经历,每年喝掉的白酒就有300亿斤,几乎是一个湖的存水量。看来中国人,确实是从骨子里喜欢喝酒的。中国酒民的数量虽然众多,但同时也另有数据表明,白酒的消费者,却越来越偏向老龄化。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那是不是高度烈酒太难喝了?所以年轻人不喜欢喝,从而改喝低度酒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有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的洋酒市场份额,在以一个很快的速度持续递增着。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年轻人都去追捧洋酒?而对中国土生土长、老一辈人喝了半辈子的白酒却喜欢不起来了呢?是白酒不行了?还是洋酒太好了?或者只是单纯的年青人追赶时尚?

先让我们思考一下:

人们喝酒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人为什么要喝酒?

仔细想来,无辈是想达到一个“微醺”或者是“酣醉”这样一种状态,至于最后到底是“酒后吐真言”?还是“酒壮怂人胆”?或是单纯的追求“飘飘欲仙”?则是各有各的不同。那么要想达到一个“醉”的目的,似乎只应该和酒精本身有关系,而不管是蒸馏酒还是发酵酒,也甭管是啤的白的红的黄的洋的,只要喝到一定的量,似乎都有这个效果,最终效果差别不大,殊途同归。

如此看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洋酒,看来并不是饮酒的最终目的出现了变化。

那么抛开最终目的不谈,再看看饮酒的过程呢?仔细思考一下,这里面就要细分为口感和氛围。

本质来讲,不管是浓香型的、清香型的或者是酱香型的,烈酒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辣、和一点点介于苦与涩之间的味道。而一个人的味蕾的发育又是有着周期和顺序的,通常甜是味蕾发育的第一个感受,因此儿童就喜欢吃甜的东西,糖果啦、巧克力啦。而到了青少年时期,酸在味蕾中渐渐开始发育成熟,这时很多年轻人就喜欢一些口感酸爽的食物,正所谓酸酸甜甜就是我。当人到了壮年的时候,味蕾中的辣感受开始觉醒,这个年纪的人,通常开始重口味,甚至是无辣不欢。而苦通常是味蕾最后一个发育成熟的味道,人到中老年以后,酸甜辣这种过于刺激的味道,都变得不那么耐受了,反倒是有一丝丝苦涩的食物,更得中老年人的喜欢。而中国的白酒,抛开香型不谈,几乎把辣和苦演绎到淋漓尽致的程度,简直是为中老年人“量身订制”的一般,因此白酒得不到青年人的青睐,简直是太正常不过。

可说到这里,也许有些朋友会产生强烈质疑:说这么说不对,洋酒就没有辣和苦的味道吗?

答案是肯定的,洋酒中的烈性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之类的,入喉也会有辣和苦的味道。可为什么年轻人就喜欢上了呢?也许有的朋友会说:那肯定是酿造原料不一样啊,比如说白兰地,通常是用葡萄酿造的,也有苹果和樱桃,喝到口中自然会有一股果木的清香嘛。事实上这种味道的确会有,但如果你直饮白兰地,给你感受最多的,依然是辣与苦。其它国外烈酒也是如此,看来在“苦”与“辣”这两点上,国产的白酒与洋酒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洋酒而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白洒呢?

答案是:调配。

随便在网上搜索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之类的洋酒调配,都能出来一堆方法,经典的、时尚的、五花八门。就比如白兰地,最简单的调配方法就是随意配上一点甜味饮料:可乐啦、雪碧啦,甚至是果汁,都可以。那么这样一杯饱含着各类甜味果味的“酒精”饮料,试问年轻人又怎么会不喜爱呢?就更不用说调配后的洋酒色泽,看上去要比像水一样的白酒迷人多了。反观中国白酒呢?则就是那几个已经调配好的几个香型:清香、浓香、酱香、凤香等,几乎是定型了的那么几种香型,以及它们的延伸,很难再有其它香型的出现,即使有,可能也不太容易被广大酒友所接受。所以,当年轻人在葡萄酒、白兰地、白酒之间做选择时,身体是诚实的,自然会选择前者。

那么中国白酒到底能不能像洋酒那样也进行的类似的调制呢?

随便在网上查了几个关键字就不难发现,中国白酒若是模仿洋酒一样的调配,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的。看来至少技术角度讲,中国白酒并不是天然抗拒二次调制。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白酒与洋酒相比,不太受年轻人的待见呢?

我认为是:文化。

中国的饭局文化起源已不可追溯,至少从明朝开始由分餐制改为合餐制以后,大部分人不管老少尊卑,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饭局的含义也就变得多样起来。也由原来的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演变为社交的一种手段,即使是在家族内部中,可能吃饭也不简简单单就是为了“吃”而已,严格的来讲,“吃”只是一种形式,只是用来实现饭局真正目的的一个手段罢了。而“酒”,尤其是白酒这种饮品,则往往是很多饭局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催化剂”。

中国饭局上的讲究很多,能谈的东西则比讲究更多,很多平时不能谈、不好谈的事儿,到了饭局上,都可以谈。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让这些平时不能谈不好谈的事儿,都可以在饭局上堂而皇之的谈起来了呢?

答案是: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很多平时不敢说,不方便说的话,这时候也都可以借此机会说出来了,倘若说出的道理和观点,获得了同桌人的认可,自是宾主皆欢,皆大欢喜。一旦哪句话说的不对,惹得宾客不满,也可以借着酒意自罚三杯,哈哈一笑了事,不至于双方都下不来台。

酒在中国式饭局上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一道强力“催化剂“,更像是一道“融合剂”,在饭局前,大家形色各异,八仙过海,各有神通。可一旦坐在饭局上,喝起了白酒,那么无形之中就被统一到一个立场上了,哪怕心里再有想法,至少也要维持表面的融洽,端起酒杯,听听同桌人的道理,这便是酒桌的规矩。在影视小说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句台词:你有什么资格和我说话?这句台词虽然土了点,但说的确实是这个道理,事实上我们所处的世界中,我们所有的人,确实并不处在同一个维度,即使抛开贫富贵贱,只是工作分工上的不同,很多时候交流起来也确实是“鸡同鸭讲“,但在饭局上,特别是白酒这种饮品,它无形中就将大家都约束在了同一平台上,不管你什么地位,他什么级别,至少在酒桌这个平台上,大家彼此喝过酒以后,是要给彼此讲话,表达的机会的,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至少要尝试着彼此接触一下、了解一下。

这就是中国白酒的真正意义:它能让人与人之间实现跨平台的融合与交流。不管在酒桌前大家是什么样的人,既然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端起了酒杯,那么至少在此时此刻,大家是暂时处在同一维度的,必须要给对方表达的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到甚至除了酒桌这个平台以外,我暂时想不出还有哪个平台可以这样的跨越种种维度,能让人与人之间短暂的获得平等交流的机会。

那么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难道洋酒就没有这个功能吗?

你瞧,这可能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洋酒因为多样的调配方法,因而获得了更丰富的口感,更容易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但也正是因为它五花八门的调配方法,极度宣扬个性化口味,所以它很难承载起一个统一平台作用。你可以试想一下:一场中国式的饭局上,每个人的位置前摆放前一杯调配好的洋酒,跟据每个人口味不同,有樱桃味的、苹果味的、有兑可乐的、还有兑雪碧的……

到了敬酒环节,你端着一杯苹果味的调配酒来到了一位端着樱桃味调配酒的客人面前,你的酒是绿色的,他的酒是红色的,然后你们碰了碰杯,你说你干了他随意…… 喝着这五花八门的酒,揣着千姿百态的想法,这接下来的事儿还有得谈吗?还怎么谈?

中国人讲究 以合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桌子中国人聚餐喝酒,只要吃着大家团团围坐,那就要讲究一个气氛,一种气势,而营造出这种氛围的,必须都基于一个核心:和。即使此刻彼此间有不同的地方,也要在大环境压制个人的想法,将大家的思想暂时的统一到一个酒桌上。

但洋酒不一样,除了传统的中国式饭局上,它几乎百搭:酒吧夜店也罢、沙龙Party也行,自己没事弄个单杯守着屏幕独酌或是闭上眼睛享受一段音乐,都可以。它允许百样味道,百味人生。反倒是西式聚会场合,大家端起酒杯来,都是一个颜色,一样的味道,那就有些不合适了。

洋酒张扬个性,尊重个人想法。中国白酒承载着统一思想,讲究团结协作。个有个的好处,个有个的用处。

独自喝洋酒是一种享受,自斟自酌喝白酒是一种境界。

喝洋酒时,能跟你觥筹交错的,未必是朋友。但有资格和你相对而座一起品味洋酒的,一定是知己。

喝白酒时,能让你痛快干杯的,未必是义气。但什么菜都没有还愿意陪你干拉的,那肯定是兄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品牌推荐

  • 祝贺“酒茶香.帝寒金温”荣膺一带一路十周年.国礼品牌

    祝贺“酒茶香.帝寒金温”荣膺一带一路十周年.国礼品牌

  • 波尔多新浪潮时代的大门正在打开

    波尔多新浪潮时代的大门正在打开

  • MOGAO莫高

    MOGAO莫高

  • Hennessy轩尼诗

    Hennessy轩尼诗

  • 蓝菲红酒

    蓝菲红酒

  • DRAGONSEAL龙徽

    DRAGONSEAL龙徽